总结
我们从 4 个角度对 webpack 和代码进行了优化:
- 提升开发体验
- 使用
Source Map
让开发或上线时代码报错能有更加准确的错误提示。
- 提升 webpack 提升打包构建速度
- 使用
HotModuleReplacement
让开发时只重新编译打包更新变化了的代码,不变的代码使用缓存,从而使更新速度更快。 - 使用
OneOf
让资源文件一旦被某个 loader 处理了,就不会继续遍历了,打包速度更快。 - 使用
Include/Exclude
排除或只检测某些文件,处理的文件更少,速度更快。 - 使用
Cache
对 eslint 和 babel 处理的结果进行缓存,让第二次打包速度更快。 - 使用
Thead
多进程处理 eslint 和 babel 任务,速度更快。(需要注意的是,进程启动通信都有开销的,要在比较多代码处理时使用才有效果)
- 减少代码体积
- 使用
Tree Shaking
剔除了没有使用的多余代码,让代码体积更小。 - 使用
@babel/plugin-transform-runtime
插件对 babel 进行处理,让辅助代码从中引入,而不是每个文件都生成辅助代码,从而体积更小。 - 使用
Image Minimizer
对项目中图片进行压缩,体积更小,请求速度更快。(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项目中图片都是在线链接,那么就不需要了。本地项目静态图片才需要进行压缩。)
- 优化代码运行性能
- 使用
Code Split
对代码进行分割成多个 js 文件,从而使单个文件体积更小,并行加载 js 速度更快。并通过 import 动态导入语法进行按需加载,从而达到需要使用时才加载该资源,不用时不加载资源。 - 使用
Preload / Prefetch
对代码进行提前加载,等未来需要使用时就能直接使用,从而用户体验更好。 - 使用
Network Cache
能对输出资源文件进行更好的命名,将来好做缓存,从而用户体验更好。 - 使用
Core-js
对 js 进行兼容性处理,让我们代码能运行在低版本浏览器。 - 使用
PWA
能让代码离线也能访问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